找到相关内容146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禅宗历史上的“方便通经”(续)

    ,经师与禅师间仍然有不同倾向。如在经师看来,圣典既然是圣者心量的流出,因而它的至上性和规范性是不容怀疑的,所谓“依经立本”,经教成了楷定一切法的标准。依经师的意见,一味自证,不轨于圣教,难免陷入暗证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4868801.html
  • 仓央嘉措写作情歌真伪辨

    霜雹的根本。  非僧非俗的出家人,是圣教佛法的祸根。  若说这也是仓央嘉措的作品,岂不是“和尚骂秃驴”了吗?②以上这两首情歌在于道泉、刘家驹、王沂暖、庄晶等译本中也有收录。文字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主要的...

    蓝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1168817.html
  • 伏藏著作在藏族史学发展史上的史学价值与地位

    他们对佛法的贡献等事。“译师圣者如何来临”一章则叙述松赞干布与赤松德赞时的译师和莲花生大师来藏及译经情况。“吐蕃圣教如何发展”一章对于赤松德赞及莲花生佛  教的贡献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至于“国王誓愿”、“...

    孙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3568840.html
  • 解读佛教文化:唐代佛教(1)

    秽恶斯极。”义净替普通僧众鸣不平,说:“呜呼!不肯施佳药,逐省(省钱)用龙汤,虽复小利在心,宁知大亏圣教。”统治僧生病决不会吃龙汤,被统治僧要治病就得不避秽恶,硬咽下去,这不是借“圣教”为名,实行阶级...逐省用龙汤,虽复小利在心,宁知大亏圣教!”外表装出大慈大悲,内心实在残忍异常,这就是所谓“圣教”。中国僧徒接受天竺鄙俗,数百年来,相沿吃龙汤,无人敢怀疑,足见中国僧徒,精神上已成天竺僧徒的奴仆,只要...

    范文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4468850.html
  • 试析阿底峡与宗喀巴对神通的不同态度

    难行少义,刍何为?应当知此是全未知圣教扼要极大乱言。应以下下律仪为依,受上上者,委重护持圆满学处。”[39]正因为宗喀巴大师高度重视戒律,而对神通的宣扬和追求则会引起对戒律的忽视,乃至坏戒犯禁,所以他对...

    高泽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4868915.html
  • 妙法莲华经字词注释(1)

    方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类(化仪四教);又依适应众生根机而教导之教理内容,分为藏、通、别、圆等四种类(化法四教)。以上总称为五时八教。(一)五时,智者大师将佛陀所说之一代圣教,分判为五时。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869032.html
  • 佛学的组织法

    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又称为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1.契经:音译修多罗,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于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及波罗提木叉经等...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169144.html
  • 最初的根本佛法

    的便是这个宇宙人生的道理──缘起法。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性。《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佛经上说“一切法因缘生”,就是...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94569191.html
  • 有关宗教法答问

    弘法利生”是正信宗教的宗旨、目标。弘法,是为了宣扬圣教:利生,则要考虑社会大众的需要。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韩国、日本等地,能在当地普遍被接受,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佛教能重视资生利众的事业,和解决民生的...

    星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23569357.html
  • 量处轻重仪

    量处轻重仪 新刻量处轻重仪序本 末 新刻轻重仪后序 新刻量处轻重仪序   亡僧衣资处断甚难。盖以圣教广博而部计不同也。往古宗师尚弗能无迟疑。况浅学寡闻何由尽晓。是故我高祖南山法慧大师。括诸部...由出。处断条绪虽与上门交映。而意在悟迷。前但约相用分。而未通轻重深意。今随义曲解。以类统收。显其圣教明文。拔其量处弘致。有殊途故分无爽。然五众亡物大要有三。一制令畜物。谓不得不有。即衣钵坐具等。此并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2869601.html